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當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便為谷雨。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意味著春將盡,夏將至,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敝袊鞔榻B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譜》中有記載:“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惫扔陮ⅰ肮取焙汀坝辍甭撓灯饋?,蘊涵著“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谷雨的農業氣候意義。 |
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當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便為谷雨。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意味著春將盡,夏將至,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敝袊鞔榻B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譜》中有記載:“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惫扔陮ⅰ肮取焙汀坝辍甭撓灯饋?,蘊涵著“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谷雨的農業氣候意義。
谷雨時節氣溫升高加快,降雨量增加。此時,光照充足,對水稻玉米,尤其是棉花的種植和生長較為有利。
我國古人將谷雨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意思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布谷鳥提醒人們播種,戴勝鳥落在桑樹上。
春雨綿綿是谷雨節氣最主要的特點。
從氣候背景看,在谷雨時節,東亞高空西風急流出現明顯減弱和北移,華南暖濕氣團比較活躍,西風帶自西向東環流波動比較頻繁,低氣壓和江淮氣旋活動逐漸增多。受其影響,江淮地區會出現連續陰雨或大風、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過程。谷雨節氣時,我國天氣舞臺上的“主角”輪番登場,在我國其他地區,還需要格外關注大風、沙塵、冰雹、強降水等天氣過程。
在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春季的降水量約占全年總量的十分之一。谷雨到來后,這些地區由于氣溫升高,大風天氣增多,蒸發強烈,容易出現干旱。在這種情況下,雨水顯得十分寶貴,所以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而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江南一帶,隨著谷雨的到來,雨水開始明顯增多,特別是在華南地區,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往往會形成較長時間的降水過程。由此,也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汛期。
處在暮春時節的谷雨,意味著春將盡、夏將至,此時冷空氣大舉南下的情況較少,但影響北方的冷空氣“余威尚存”。4月到5月,氣溫明顯回升,土壤干燥疏松,空氣層不穩定,上層風動量下傳,鋒面氣旋活躍,此時,我國北方的大風、沙塵天氣比較常見。
在谷雨時節,與部分地區春雨貴如油相對應的,則是春旱?;春恿饔蚴墙洗河旰捅狈酱汉祬^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呈急劇減少的態勢,這里的農田更加渴望一場透雨的滋潤。
俗話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雖然谷雨時節的天氣有其一般規律和特點,對于人們看天種地有一定的參考依據,但有些年份這個時節的天氣也并不嚴格“遵守”節律,也有“不走尋常路”的時候。雖說“谷雨下秧,大致無妨”,但種田不能只求“大概”,參考節氣的同時還要關注天氣預報,根據天氣變化采取措施,趨利避害。
谷雨花信為: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牡丹花也叫谷雨花,它是一種以節氣命名的花,“谷雨過三天,園里看牡丹”。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花朵碩大,花色艷麗,香味純正,春風輕吹,嬌艷動人,素有“國色天香”之稱。
荼蘼是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初夏開花,多為白色,有香味。人們常常認為荼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楝花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俗稱“苦楝仔”,春末夏初開花,也是二十四番花信風中的最后一花。清人陳淏子的《花鏡》云:“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惫扔曛?,二十四番花信風就此終了,此后便是“綠陰芳草長亭”的景象。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惫扔陼r節,喝谷雨茶、食香椿、賞牡丹、走谷雨等習俗廣為流傳。
在南方,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芳煙)叫“谷雨茶”。其特點是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有清火的功效。北方則有食香椿習俗,亦稱“吃春”,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
自漢代以來,在陜西省白水縣谷雨時節有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傳說中,倉頡創造文字,功蓋天地,黃帝為之感動,以“天降谷子雨”作為其造字的酬勞,從此便有了“谷雨”節。
詠廿四氣詩·谷雨春光曉
唐·元稹
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
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策劃:?張明祿?文字:?張明祿?攝影:韋堅 郭戈?制作:?李響 ?設計: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