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全國氣象發展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8+N”氣象建設性規劃框架基本建立,縣級氣象臺站綜合改造率達97.4%,首部關于極端天氣的地方法規實施,我國氣象領域首個國際標準發布……《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實施以來,中國氣象局持續在財政保障、法治和標準建設等方面發力,著眼長遠,進一步完善支持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固高質量發展底盤。
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不斷提高
《2022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2年氣象服務水平指數為80.7,較2021年增長4%。通過強化氣象災害防御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氣象部門面向重點行業部門和公眾新需求開展分眾式氣象服務,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全面保障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氣象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打牢氣象高質量發展基礎
2022年,氣象部門統籌推進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及信息支撐能力建設,強化氣象雷達技術性能和協同觀測,提升風云氣象衛星定位定標精度和應用服務能力,構建一體化數值預報模式系統框架,推進氣象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開展氣象服務數字化轉型,氣象業務基礎能力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氣象科技創新指數上揚 活力明顯增強
自2022年4月28日國務院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以來,我國氣象科技創新活力明顯增強,人才支撐更加堅實穩固。近期發布的《2022 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顯示,我國氣象科技創新能力指數為74.6,比上年增長2.7%。
緊扣高質量發展 書寫亮眼成績單
5月19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印發一年來氣象部門推進落實進展情況。在貫徹落實《綱要》的生動實踐中,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經驗和先進做法,為持續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從“一張藍圖”到“實景畫卷”
——寫在《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年)》
實施一周年之際
2022年4月28日,國務院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一年來,中國氣象局黨組著眼全局、系統謀劃,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推動《綱要》各項任務落地落細。全國氣象部門與各地區、各部門密切合作,聚焦“實”字抓推進,著眼“干”字謀發展,將黨中央、國務院的殷切期盼和深切關懷,書寫在以氣象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中。
以改革之力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
——2022年以來局黨組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和氣象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國務院出臺《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氣象事業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持續增強,一系列改革舉措串點成線、積厚成勢。
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
中國氣象局圍繞氣象科技創新能力、氣象業務基礎能力、氣象服務水平和氣象發展保障水平等指標,分領域開展定性定量分析,全面、全方位呈現氣象高質量發展任務實施現狀、進展和成效,為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提供重要參考。
速覽氣象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日前,《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氣象部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需求牽引發展、多方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結合“質量提升年”行動,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開局良好。
權威訪談
遼寧:協同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
遼寧的先行試點工作,以保障服務遼寧“一圈一帶兩區”建設為著力點,將貫徹《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與落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有機融合,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篇章的新征程上展現氣象擔當和作為。日前,遼寧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懷亮接受了中國氣象網的專訪。
黑龍江:構建高質量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強國必先強農。2022年4月,國務院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黑龍江作為中國氣象局首個專項類氣象高質量發展先行試點省份,于當年開展了保障糧食安全高質量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全國先行試點工作,重點聚焦糧食生產全過程全鏈條氣象服務需求,建設糧食安全高質量氣象服務體系,為黑龍江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貢獻氣象力量。日前,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玉中接受了中國氣象網的專訪。
湖北:推動高質量發展 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在長江由西向東橫貫全省的湖北,長江經濟帶氣象保障能力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湖北作為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先行試點之一,自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在中國氣象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動和有關單位部門支持協作下,湖北省氣象局以強化長江經濟帶氣象保障能力為著力點,全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長江流域氣象部門落實落地,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在湖北見行見效。日前,湖北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柯怡明就一年來湖北試點工作取得的進展及階段性成果等情況接受了中國氣象網的專訪。
江西:步入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2022年4月,江西作為中國氣象局批復的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先行試點省之一,邁出了加快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一年來,試點工作進展如何?有否取得成果?有哪些可推廣的成果與經驗?江西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詹豐興日前接受了中國氣象網的專訪。
試點工作
青海:厚植優勢 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智慧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帶。氣象部門監測資料顯示,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青海省氣溫持續升高,平均每10年升高0.36℃。氣候變化導致冰川融化,凍土退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
遼寧:提質增效 融入區域發展新格局
遼寧省氣象部門持續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圍繞遼寧實施的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維護“五大安全”,融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凝聚多層次、多部門合力,完善試點帶動機制,發揮沈陽、大連“雙核”作用,促進“一圈一帶兩區”氣象服務保障協同發展。
廣東:瞄準國際前沿 護航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5月7日,廣東多地出現強降雨。從5月10日起,廣東北部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連日來,廣東降雨接連不斷,氣象部門精準預報、及時預警,全力做好降雨與強對流天氣應對工作。
浙江:氣象數字化改革交出亮眼成績單
近日,“浙江人自己的天氣App”——迭代升級的“智慧氣象”App試用版正式上線。作為浙江省氣象局的官方App,它不僅權威發布精細化預報服務產品,更匯聚杭州各市縣氣象信息,提供生活天氣指數、氣象節氣科普等豐富的“氣象+”服務產品。
以迭進式監測預報預警提升災害防御行動力
——陜西氣象防災減災示范省建設先行試點工作側記
自《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印發以來,陜西氣象部門積極學習貫徹,不斷完善長效機制,以氣象防災減災示范省建設先行試點為抓手,將貫徹落實《綱要》、落實省部合作協議和堅持規劃引領有效銜接,不斷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
以“趕考精神”答好極端天氣考卷
——江蘇推進強對流(大風)監測預警服務先行試點工作
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蘇,強對流天氣頻繁,僅龍卷風平均每年就發生2至3次。2021年,在中國氣象局和江蘇省委、省政府共同要求部署下,江蘇省在提高強對流等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服務能力方面加強建設、積極探索。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強對流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服務示范體系建設方案》(以下簡稱“示范體系建設”),開展強對流(大風)監測預警服務先行試點工作,以“趕考精神”譜寫江蘇氣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助力打造“四區”讓好氣候帶來好效益
——福建加快高質量氣象現代化建設試點工作側記
在4月26日開幕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果展上,“數字鄉村智慧氣象項目”“福州數字氣象虛擬館”兩項氣象成果作為優秀實踐案例展出,成為展會亮點。
注入氣象增量提升城市發展“動能”
——浙江江山推進基層“網格+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浙江衢州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全市地形地貌復雜,是全省梅汛期暴雨中心之一。作為全國首個縣級氣象高質量發展先行試點,江山市深入探索實踐氣象融入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方法路徑,為打造“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注入氣象增量。
不負春光不負己
——以首善標準推進北京高質量氣象現代化建設
“強化開放合作,全方位提升城市氣象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是北京市推動高質量氣象現代化建設先行試點的縮影。自確定試點以來,北京市氣象局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持首善標準,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高標準謀劃、高水平推進北京氣象事業發展,爭當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氣象強國建設“排頭兵”、爭創氣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示范區”。